2018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首个科技工作者的节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选树、大力宣传一批劳动、奋斗、奉献“科技楷模”标杆典型,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的热情,在新时代的科学春天振奋精神再出发,进一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国科学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借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之际,5月28日,在河北省科技馆多功能厅举办了“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演讲比赛。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郑丽萍、张建辉出席决赛现场。
张建辉代表省科协党组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表示,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在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节点,省科协举办了此次演讲比赛。省科协党组对此次比赛高度重视,刘纪雷书记亲自调度,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就要不忘初心,继续奋斗;要勇于担当,肯干实干;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希望通过此次比赛,把全省科协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所蕴含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积极作为、担当奉献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出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本次比赛由河北省科协主办,河北省科技馆承办,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创新先锋,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再立新功”为主题。大赛分为预赛及决赛两个阶段。通过最初的预赛选拔,最终确定了来自全省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各市科协共23个单位的50名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评委由省科技馆馆长张秋立、省科协调宣部部长王培悦、青少年中心副主任苑社民、河北科技报社副总编李强、科普中心副主任安颖、河北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张平、石家庄市博物馆副馆长尚宴芝,共7人组成。为了保证本次比赛公平公正地进行,省科协计财部部长、离退休干部处处长、纪委委员苏志革担任比赛监审。比赛总分为十分制,分别从内容陈述、语言表达、整体形象三方面进行评分,演讲时限为5分钟。
决赛现场,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围绕责任、奋斗、奉献,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讲述了投身科技创新事业中的故事。他们中,有学校的教师,也有报社的记者,有医院的护士,也有大学的学生,深情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抒发了自己时刻准备着为科技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心。选手们的演讲,或低回婉转、或气势恢宏,时而引人热血高涨,时而让人陷入沉思,他们用真挚的情感和富有激情的演讲充分展示了科技工作者的风采,深深感染了每一位现场评委与观众,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经过一天激烈的角逐,最终确定了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20名,并有4个单位荣获了优秀组织奖。其中河北省科技馆张静、李晓璇、河北省科技报社葛密艳、衡水市科协贾瑞婷、河北省抗癌协会孟维韬荣获比赛一等奖;衡水市科协、邯郸市科协、省营养学会、省粘接与涂料协会获得优秀组织奖。
河北省科技馆张静演讲的《我是中国梦的一个音符》和李晓璇演讲的《背影》,结合自己所从事的科技馆展教岗位的工作实际,用真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朴实而又生动的事例,展现了科技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最终荣获了一等奖。省科技馆刘亚玲的《创新发展 科普未来》荣获二等奖,省科技馆李风刚的《马兰谣》荣获三等奖。
随后,台下就座的各位领导和评委为本次演讲比赛的获奖者进行了颁奖。河北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张平作赛后点评总结,他首先对获奖选手表示祝贺,随后他围绕大会主题,从参赛者的稿件、仪容仪表、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点评。他表示,通过此次比赛让大家深刻了解了河北省科协系统的科技工作者们为我省的科技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做的贡献。稿件的素材都来自岗位自身,大家的演讲也充满激情、声情并茂。他指出,演讲者作为思想理念的传播者,就要表真意,抒真情。要将自己的所感所知传递给公众,并让公众产生共鸣,达到思想和情感的统一。希望大家不骄不躁,再接再厉、奋发有为,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多的成绩。
此次演讲比赛,不仅是我们弘扬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无私奉献优秀事迹的平台,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开端。充分展示了朝气蓬勃、奋斗进取的科技工作者风采,弘扬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扎根一线、拼搏奉献的精神,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为推进河北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和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局面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