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由河北省科协主办、河北省科技馆和北京科普发展中心共同承办的科协燕赵学堂2018年第二期讲座在河北省科技馆宇宙剧场举办。为迎接中国航天日的到来,本次讲座特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教授,为听众做了题为《载人航天的发展》的科普报告,河北省科技馆副馆长孙婷主持了此次活动。
讲座当天恰逢石家庄大风降温,这并没有阻碍观众参与的热情,下午1点30分开始的讲堂活动,宇宙剧场内座无虚席。首先张柏楠教授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论证起就参与我国载人航天器的系统设计和研制,先后主持研制成功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突破了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柏楠教授首先通过对专用名词的解释开始了本场讲座,通过引入“天”“航天”“航天器”“载人航天”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深入浅出的回答了载人航天是什么。从前苏联、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航天发展史为背景,介绍了载人航天器的种类和技术问题,让听众了解了载人航天可以做什么。之后,从载人航天对生命进化和文化传播及可持促发展的意义、空间天阳能电站、为经济发展服务等方面介绍了为什么要发展载人航天。最后,回顾了中国载人航天走过的二十六年路程及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听众对神舟一号至神舟十一号,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的发展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从而知道我国的载人航天所做的工作。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在进出太空、长期生存、在轨服务和载人探索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互动环节,听众踊跃提问,张教授做了精彩解答。他号召广大青少年,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发奋读书!
来自石家庄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23中学及部分天文爱好者聆听了本期科普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