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7日上午,“机器人”科普展区设计方案汇报会在省科技馆新馆三楼会议室召开。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宗民出席了会议。省科技馆馆长张秋立、副馆长傅利峰、孙婷和展区改造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及其办公室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秋立馆长主持。 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展区方案从背景、方案制作、建设水平及时间和资金要求等方面,对“机器人”科普展区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首先,从当前背景来讲,智能制造是“再工业化”和“工业4.0”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人类生产生活正在并将继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甚至颠覆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因此,通过“机器人”科普展区的建设来普及智能制造技术,十分必要和及时。在方案制作过程中,经过方案征集、多地考察学习、展项研讨与遴选、布展形式规划与设计等程序,从数千项展项资料中初步选定了35项机器人展示技术,力求从展示内容、展示形式和布展方式上实现创新,建设成一个“有特色、有创新、有亮点”的“机器人”科普展区。 总体来说,“机器人”科普展区建设是省科技馆五年更新改造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的建设是紧跟国家战略发展规划、普及智能制造技术的需要,是公众学习了解智能制造新技术的需要,是科技馆丰富展示内容提升服务能力的需要。所以要举全馆之力,高水平、高质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要把这个展区建设成河北省科技馆的新亮点。同时,要在展区建设过程中培养人才,锻炼队伍,提高科技馆可持续发展能力。 之后,李主席就方案做了重要讲话。他对项目领导办公室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他说,项目办的全体同志在短短20多天时间里,制定出了“机器人”科普展区初步设计方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十分可贵。方案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在深化设计和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要注重对机器人工作原理的展示。要让参观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从展品的展示上了解到更深层次的内容,要从展品形式到展品方式、展示内容上,将基本原理潜移默化的展示出来,帮助观众系统了解机器人原理,也就是机器人是如何工作的;二是要贴近生产和生活。告诉公众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比如扫地机、刷碗机;也可以出现在工厂车间中,比如搬运机、挖土机;还可以出现在娱乐中,比如游戏机等等;三是展品的展示要有延续性。机器人的功能和发展不止是我们想到的这些,它还有更远的前景,展品展示出来的是要给予公众更多的思考和提醒,更多的思考机器人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四是要有重点、亮点展项,提高展品的展示度;五是时间紧,任务重,面临挑战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创新,体现出河北的特色和水平,在强调创新的同时还要注重展品的科学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六是要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使用好资金,提高性价比,同时要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展区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