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会”的顺利闭幕,一些委员们所提出的低碳生活、低碳经济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近年来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致使二氧化碳等一系列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良的后果。例如全球空气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厄尔尼诺现象。 人们开始对身边的生存环境进行担忧,致使“低碳”这个概念应运而生,它的出现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珍惜有限的资源,从这些点滴做起。多植树,美化我们的地球。 环境污染是人们追求低碳生活的根源,其实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和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我们工作在科技馆的员工,是科普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带头普及低碳科学知识,宣传低碳的重大意义,并以身作则去落实“低碳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共同倡导绿色、健康的低碳生活。所以我倡导大家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大家每周少开一天车。家远的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家近的采用更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 2.夏天空调的温度不要调的低于26度。 3.电脑在不用时要启用“休眠”模式。 4.采用节能灯泡照明,屋里没人时要关灯。 5.水资源重复利用,洗衣服的水可以收起来冲马桶。 6.坚持无纸办公节能环保、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7.少用一次性购物袋。 8.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子。 希望通过每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稀缺能源的消耗。让我们过上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