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四百周年, 2009年4月12日下午,河北省科技馆特邀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总工程师姜晓军博士,在宇宙剧场做有关天文望远镜知识的科普讲座。题目为《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及其新进展》,讲座由河北省科技馆陈雪刚副馆长主持,参加此次讲座的有河北省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杨大卫教授、李冀教授,“星空之友”天文爱好者协会成员,以及省会中小学学生代表。 姜晓军博士首先简单介绍了国家天文台的性质和规模,让大家对其工作的环境有所了解。随后以解释望远镜中的光谱知识为出发点,开始了自己的演讲。讲座内容共分三个部分,首先介绍观星设备的发展简史,从古人用肉眼观天象到现代的空间天文望远镜的发展,以及观测设备进步对天文学的促进作用;第二部分针对天文爱好者,介绍天文望远镜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包括天文望远镜镜筒、支架、附属设备等等;最后他向大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专业天文观测设备的最新技术进展以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姜晓军博士以时间为主线,详细向大家介绍了天文望远镜的基础知识和原理:从伽利略用于天文观测的第一架望远镜开始,到现在的哈勃空间天文望远镜;从当初的小口径望远镜,到如今几十米口径的专业天文望远镜;从光学望远镜,到现在的射电天文望远镜。短短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涵盖了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在对天文望远镜的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新技术的产生,不仅仅标志着天文望远镜的进步,还标志着人类知识和智慧的不断进步、发展。 《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及其新进展》讲座结束后,姜晓军博士还详细向大家介绍了今年7月22日日全食的观测及注意事项,并对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予以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相关链接:姜晓军,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总工程师,从事天文仪器与方法和白矮星星震学观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