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30日是“中国天文日”。为丰富天文日活动内容,普及天文科普知识,11月2日,河北省科技馆特邀国家天文台李竞研究员,在宇宙剧场举办了“地球潜在的威胁——近地小行星”的天文科普讲座,讲座对公众免费开放。 上午九点,陈雪刚副馆长向现场观众致辞,讲座正式开始。李竞研究员首先用恐龙的灭绝揭示了近地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早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大的巨石从天而降,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强烈的火山喷发。把大量的尘埃抛入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从李竞研究员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近地小行星同地球相撞,引起了气候的变异,气候的变异导致了生命的终结,可以说是近地小行星对地球的碰撞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恐龙的灭亡,因此把近地小行星叫做地球的“杀手”一点不为过。 随后,李竞研究员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近地小行星的历史:人类是如何发现近地小行星的?近地小行星的测量工具是如何衍变的?近地小行星的具体分类情况以及美国著名的“深度撞击”实验。在讲解过程中李竞研究员自备了大量幻灯片资料,告诉观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短暂,以及在这短暂中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如何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讲座最后,李竞研究员详细回答了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上午十一点讲座圆满结束。令人感动的是,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过程中,李竞研究员始终站立着为大家讲解,李老八十岁的高龄对天文科普的热情可见一斑。 李竞研究员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做题为《小行星会撞地球吗》的节目,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因此参与此次天文科普讲座的观众都非常踊跃,其中包括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的师生代表,还有许多天文爱好者。省会主流媒体对此次天文科普讲座给予了报道。 相关链接: 1、李竞: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从事天文工作40多年,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近地小行星:指的是那些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这类小行星可能会带来撞击地球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