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万众瞩目中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实施出舱活动。9月27日,河北省科技馆、燕赵晚报、新浪网联合举办“天问·探秘之旅——航天大PARTY”活动,与广大天文爱好者共同见证了中国航天员出舱行走的全过程。 9月27日下午2时,“航天大PARTY”在省科技馆宇宙剧场正式开始。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杨大卫教授结合我馆航天展区长征二号F型火箭模型及图片,介绍了长征二F火箭的特点、各部分的功能以及我国今后建立空间站的构想,使观众对神七和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三点左右,在省科技馆宇宙剧场,观众同专家们共话神七。河北科技馆馆长杨文志、副馆长付立峰、燕赵晚报翟士杰总编、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杨大卫教授、54所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刘明春老师、54所遥控遥测专业部系统与产品规划室主任耿虎军老师和原空军飞行员张力军先生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这次活动。活动由省科技馆傅立峰副馆长主持,燕赵晚报总编辑翟士杰向观众致辞。省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宗民视察了活动现场。 杨大卫教授通过宇宙剧场的模拟星空,为观众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天文知识以及神七在太空中的轨迹。刘明春老师等特邀嘉宾也结合神七飞天的3D动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与神舟事业的关联,讲述他们心中的神舟七号,同时回答了观众提出的相关问题。四点二十分,开始网络直播航天员出舱活动,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当翟志刚缓缓打开舱门向祖国人民问好的时候,宇宙剧场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航天员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并按预定方案进行太空行走,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轨道舱后,中国首次舱外活动顺利完成。网络直播后,专家们又对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的各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回答了观众提出的此次太空行走的相关技术问题。 通过此次现场专家的讲解,使参与活动的观众了解到:实现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活动中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主要是为以后建立空间站、进行太空组装或维修做准备。同时,为了方便航天员的出舱行动,设计人员在航天器的里外都安装了一些扶手,航天员就是用手握住一个个扶手来回移动自己的身体,实现在太空中的“漫步”。在航天员缓慢而坚定地迈向太空的一刹那,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就此诞生。这一伟大壮举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出非凡的业绩,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