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截止17日死亡人数达到28881人,受伤人数198347人,倒塌房屋312.8万间,损坏房屋1560.9万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造成了很多的人失去了家园,很多人失去了亲人,这样的一幕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地震的危害。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达。大地构造位置决定了地震频繁,震灾严重。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我国;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 23万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这两次地震死亡人数之多,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上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 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可见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虽然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科学的去应对地震灾害,就可以减少人员的伤亡。河北省科技馆的防震减灾科普展区就是主要向社会公众介绍地震方面的科普知识。地震科普教育是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的主要手段,要建设地震科普展区,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普及和宣传地震知识,例如通过观看地震基本常识介绍,对地动仪模型、触摸屏幕和基本自救互救技能程序的演示,以及在三维虚拟环境中透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形式,对地震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以帮助公众了解地震奥秘,明确地震的巨大影响和危害,掌握防震避震知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全社会更科学、更有效地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提高全社会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 汶川大地震后,希望人们在重建家园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多学习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预防和自救互救的办法!以汶川大地震为警戒,当灾害再次来临时,能减少灾害对我们人类的伤害,使悲剧不在重演,就让这一切从河北省的防震减科普灾展区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