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省科协的具体领导下,在省地震局的大力帮助下,省科技馆防震减灾科普展区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展品研制、布展施工和展品安装调试等各项工作已全部完成,将于2008年1月18日举行展区开展仪式。 我省是地震多发区,近四十年来,先后在邢台、唐山、张北等地区发生了灾难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鉴于我省在地震方面的特殊性和普及地震知识的重要性,借助省科技馆的科普宣传主阵地的优势,建设一个知识系统、内容丰富、功能完善、展示手段先进,具有河北特色的防震减灾科普展区十分必要,这对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全省防震减灾科普事业的深入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防震减灾科普展区的筹备工作始于2006年3月,经过对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内外相关科普场馆的考察学习,省科技馆新馆建设办公室制定了展览规划设计文件,在国内科技馆界专家和省地震局专家审定后,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定稿。2007年5月,省科技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完成了展品和布展的招标工作,展品研制工作同期开始。2007年8月底,布展施工工作启动。目前,开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防震减灾展区设在省科技馆新馆地下一层,展览面积1000平米,总投资1000万元,共设展项33项(套)、展品55件,分为“不平静的地球”、“地震来了”、“抗震求生”、“地震灾害管理”四部分内容。同时,省科技馆还为防震减灾科普展区专门制作了4D节目《大地震》。影片通过4D技术带给观众的立体感和现场感,使观众与主人公小丹一起来到地震体验馆,亲历地球板块的运动,体验地震和海啸的威力。河北省科技馆的防震减灾科普展区是国内第一个在科技馆建立的以防震减灾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展区,目前,展览面积及投资均居国内科技馆之首。它的建成开放,将成为省科技馆的一个新亮点。 在防震减灾科普展区建设中,充分发挥了科技馆和地震局各自的职能优势、场地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力求用科技馆特色的展示理念,从科普的角度、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展示防震减灾知识,同时注重了展示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系统性、趣味性。展览力求结合生活实际,从科学的角度阐释地震发生的基本原理;介绍防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知识与技术;展现国家和我省在防震减灾工作方面的有关政策、举措。公众通过参观展览,体验灾害实况,能够掌握应对和防御地震灾害的知识与技术,增加临场经验,增强和提高在现实生活中应对地震灾害和科学自救互救的能力,使公众能够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地震,应对灾害,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