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9日,是河北省科技馆建馆二十周年纪念日。建馆二十年来,河北省科技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科协的热情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河北省科协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国家和省对科普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赢得了公众的普遍赞誉,充分发挥了科普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河北省科技馆以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为指导,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在1987年12月29日开馆以后,又先后实施了二期工程建设和新馆建设,在社会各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工作中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职工队伍,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应运而生,国内首批建馆,奠定发展基础 河北省科技馆是隶属于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简称河北省科协)管理的省级综合类科技馆,分新馆和旧馆两部分。 旧馆坐落于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03号,占地面积为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由展厅、教室、影像厅、报告厅、专家服务处和办公区组成。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党中央发出:“一定要极大的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号召。我国科技界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为贯彻落实全国科学大会精神,1978年,河北省科协积极运作建设河北省科技馆事宜。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1984年12月25日,河北省科技馆正式动工兴建。规划面积为1.2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为8100平方米,总投资250万元。经过三年紧张建设,1987年12月29日,作为国内首批建设的省级科技馆,河北省科技馆举行了落成典礼,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为了完善教育功能,九十年代中期,又实施了二期工程建设,扩大了科普活动场地。 开馆后一段时间内,河北省科技馆采取联展、巡展、租借展品、建设常设展览和广泛开展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工作。在开馆后的十年里,河北省科技馆共举办各类科普展览23期,开展多期培训班和多场科普影视教育活动,接待观众100多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河北省科技馆先后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因时而作,新馆卓然而起,地位日益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馆科普主阵地的作用日益得到社会认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精神,中共河北省委第五届第52次常委会研究决定,选新址建设一座新的河北省科技馆,新馆选址在河北省文化广场东侧,坐落于石家庄市东大街1号,总投资约1.5亿,1998年8月18日动工兴建。后由于资金问题,河北省科技馆新馆建设工作曾一度陷入困境。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省有关领导亲自协调,2004年4月,河北省科技馆新馆建设工作得以全面重新启动,省科技馆在不突破预算,筹展资金较少的条件下,高水平、高质量完成了新馆的展品研制和布展工作。新馆于2006年3月23日成功举行了开馆仪式。河北省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中国科协主要领导出席了开馆仪式并讲话。河北省科技馆新馆开馆仪式规格之高、影响之大、效果之好居国内同级同类场馆之首,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河北省科技馆被领导和业界专家称为创新型和节约型的科技馆,在国内中小型科技馆建设中具有导向作用。 河北省科技馆新馆占地面积为1.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421平方米,由常设展厅、宇宙剧场、4D演播厅及辅助建筑组成,。常设展厅设九个展区:“力与机械”、“电与磁”、“数学”、“河北院士风采”、“宇宙与航天”、“声与光”“应用技术”、“生命与健康”和即将与公众见面的“防震减灾科普展区”,现共有展品近400件。内容涉及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其中可操作和可演示展品300多件。标志性展品“磁悬浮地月演示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滚筒”、“高压放电”、“遥感世界”、“数字式内投地球仪”等展品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宇宙剧场的GSS-VI型光学天象仪和穹幕电影放映设备从日本五藤光学研究所引进,总价值约2880万元,为中国内地第一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可以放映天象节目(已播或正在播放的天象节目有《漫游太阳系》和自制节目《探索月球》)和科学探险影片(正在播放《大峡谷》),可容纳观众238名。4D演播厅设备由台湾跃狮公司引进,座椅性能、特效效果和影片整体水平均居世界前列(已播和正在播放的节目有《假如我是一只虫》、《打火狗》)。 新馆开馆一年多以来,河北省科技馆在充分发挥科普主阵地作用,体现公益性,高水平服务和加大对未成年人观众参观的免费力度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常设展览、宇宙剧场和4D演播厅以及公益性科普讲座等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共接待各界观众近50万人次,其中80%以上是未成年人观众,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 随着工作的开展和各项成绩的取得,河北省科技馆在业界的地位日益提高,影响日渐增大。2006年,河北省科技馆首次当选为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和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咨询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科学发展,改造旧馆功能,实现跨越发展 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为完善科普功能,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河北省科技馆已于日前全面启动了旧馆改造工作。改造后的旧馆将承担儿童科技馆、临时展览、科普讲座等功能,河北省科技馆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功能完备、设施先进、高水平和现代化的大型省级综合类科技馆。 与此同时,河北省科技馆在2007年新建成的“防震减灾科普展区”即将对公众开放,该展区总投资1000万元,展区面积1000平方米,展品30余项。目前,布展施工和展品安装调试工作已全部结束。河北省科技馆的“防震减灾科普展区”将成为国内科技馆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展示内容最系统完备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 下一步,河北省科技馆将继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手段,提高工作标准,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谋划儿童科普展区、临时科普展览和数字科技馆的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各项科普工作的开展,好字当先,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