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的“嫦娥1号”探月卫星将发射升空,为配合我国航天事业的这一空前壮举,向广大公众宣传探月的重大意义,10月20日至26日,省科技馆与河北师大团委联合开展大学生“了解月球”科普周活动。 20日上午9时,科普周活动开幕式在省科技馆宇宙剧场举行,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师生共计230人参加了此次开幕式。省科技馆副馆长傅立峰、河北师范大学校团委书记孙政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杨大卫教授作了题为《月球探测与嫦娥工程》讲座。报告中杨教授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对月球的概况、探月工程的由来及意义、我国嫦娥工程的实施步骤作了详细讲授。并指出,“嫦娥1号”卫星最佳发射时间的确定相当复杂,需对当地雷电、降水和云量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来判断,国防科工委将于22日宣布卫星发射的时间。参加活动的大学生们还观看了省科技馆制作的天象节目《探索月球》,该节目是为配合我国探月工程的宣传、普及月球知识制作的,旨在普及月球知识、了解我国的探月工程。 在随后的一周中,大学生们将利用河北师大天文台100mm和400mm蔡司折射式望远镜对月球进行了观测,认识月球的月面特征。 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继实现应用卫星、载人航天飞行之后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为向公众普及月理知识,宣传探月工程的意义,省科技馆还将继续组织相关的科普活动。